是的實行多年的心肺復甦術、程序大改變囉、美國心臟學會最新公佈、最新的CPR流程、醫界貫稱的「叫叫ABC」改成「叫叫CAB」、差別在傳統CPR是先實行A步驟保持呼吸暢通、接著B步驟是人工呼吸、再來是C步驟胸部按壓、但新版CPR將C步驟的胸部按壓、改成第一。
八歲或八歲以上(青年開始)於成人用法、一歲至八歲25公斤於小兒用法、小於一歲於嬰兒用法
黃金救命時間4~6分鐘(有機會避免永久性傷害)
異物哽塞;
清醒時~請患者試者咳出、做哈姆立克法復戳
嬰兒、頭不低於胸腹部拍背5次---壓胸5次、重複拍、壓胸方式
昏迷時~先求救及cpr到患者有反應或醫護人員接手
重點在提示 ;
評估意識、評估有無正常呼吸、不超過10秒
評估速率比例、100~120下每分鐘
壓胸吹氣、每循環30;2
5循環時間不超過2分鐘、持續cpr
操作cpr直到醫護人員接手或患者有咳嗽、呻吟、移動、反應為止
這是國際通用AED標誌
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是針對以下兩種病患而設計的:
1、心室纖維性顫動
2、沒有脈搏的心室心動過速
這兩種病患和無心律一樣不會有脈搏,在這兩種心律不整時,心臟雖有搏動但卻無法有效將血液送至全身,因此須緊急以電擊矯正。在心室顫動時,心臟的電氣活動處於混亂的狀態,心室無法有效如幫浦般打出血液。在心室頻脈時,心臟則是因為跳太快而無法有效打出充足的血液,通常心室頻脈最終會變成心室顫動。若不矯正,這兩種心律不整會迅速導致腦部損傷和死亡。每拖延一分鐘,病患的生存率即降低10%。
心肺復甦術和電擊去顫
心臟血管疾病長期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台灣每年約有兩萬人在社區心跳發生停止而經由消防局的救護人員急救後轉送到醫院。
這其中有許多是突發性的心律不整的患者,例如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心跳停止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在短短幾分鐘內就會進展成不可逆的死亡。
讓心室顫動或心室頻脈恢復成正常心律的唯一有效方式,就是電擊去顫,並且同時持續施行心肺復甦術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所以及早進行CPR及電擊去顫,病患才有希望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當心臟停止跳動,腦部在四分鐘後就會因為缺氧而受損;缺氧超過十分鐘後,腦部就可能永遠死亡。 CPR的目的,是藉由體外按壓心臟的方式來維持血液循環,使氧氣足以供給到重要的器官。
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如果病患倒下,卻沒有及時施行CPR,那麼病患的存活率每分鐘將下降7%~10%;如果及時施行CPR,病患每分鐘存活率的下降將會減半。
美國和日本的研究報告更進一步指出電擊去顫的重要性。善心救助者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實施CPR並且加上使用AED,和只實施CPR比較起來,在醫院外的公共場所目擊突發心跳停止病患,其存活出院的比率可提升到2倍左右。也就是說,及時電擊去顫,讓心臟早點恢復自行跳動,病患的存活率可增加近1倍之多,許多家庭也可因此而受惠。
機器本身會自動判讀心電圖然後決定是否需要電擊。全自動的機型甚至只要求施救者替病患貼上電擊貼片後、它即可自己判斷並產生電擊。半自動機型則會提醒施救者去按下電擊鈕。在大部份的場合施救者即使誤按了電擊鈕,機器也不會作出電擊,有些機型更可使用在兒童身上(低於25公斤或小於8歲),但一般必須選擇兒童專用的電極貼片。美國心臟醫學會更建議即使沒有兒童專用貼片仍可以使用成人貼片取代;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大人用的貼片電極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害。
AED配置於人多的公共場所、如購物中心、機場、車站、飯店、體育館、學校等處及緊急醫療服務。
AED操作十分簡易不困難、只要打開機器聽從語音的指示就會使用囉。
AED可以自行分析心律、提供及時的電擊去顫,拯救病患生命。
教練在做最一次示範、再來就要一對一的考試~緊張緊張的開始~~~
說不緊張是騙人的、根本是繃緊神經好嗎><"
CPR是每二年學術科考一次、一來也讓我們映像加深、是、是、都沒忘記、但是今年就不一樣啦、以往是叫叫ABC、還沒考試前怎麼想就是會想到ABC、教練還說等等就不要給我考ABC蛤第一次認識CAB所以一定要硬背的、同學之間猛練習、加油~~加油~~
先考baby CPR、前三位同學都緊張忘了、直接被老師叫下一位、有沒有好嚇人阿 好加在我一次就過~感恩哦
下一關教練出考題~老先生昏倒在公園、開始~環境安全~叫~先生、先生你怎麼了?沒意識沒反應。叫~就是你幫我打119~就是你幫我拿LED就說緊張阿自己都偷笑了
這是教練示範的CPR+AED
CPR不難 學起來很好~也可以救人、教練說出門看到有人昏倒你不去救良心不會不安嗎??
那~面膜吹氣不就要隨身攜帶~~~~~~
學CPR真的很好、應該人人都要去學
不管是保母或家長小孩都要顧好、小孩的平安喜樂都是我們大人的責任、春景媽媽我是最要求安全第一、顧小孩千萬都不可以馬馬虎虎~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
往往的意外都是來自於大人的疏忽。
留言列表